近日,廣東始興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在區內核心區安裝的紅外相機中,首次發現了“四不像”——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中華鬣羚的清晰影像。該紅外相機分別在2020年10月2日18點15分、11月5日7點39分、11月25日6點45分等多個時段記錄下了中華鬣羚在早上和晚上的活動情況。科研人員表示,從多段視頻判斷,這是一只成年雌性中華鬣羚,體重大概100千克左右。
中華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也叫蘇門羚,屬牛科,它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頭像羊不是羊、尾像驢不是驢,因此又被稱為“四不像”,主要活動于海拔1000米至4400米針闊混交林、針葉林或多巖石的雜灌林。它們通常冬天在森林帶,夏天轉移到高海拔的峭壁區,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和《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
近年來,為加強對野生保護對象動態信息的監測,廣東始興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在全區內網格化布局了65臺紅外機相,形成了對保護區野生動物資源情況科學監測的全域覆蓋。在65臺紅外相機共計11960個監測日中,共計拍攝到8282組有效動物照片或視頻,其中包含33種野生動物,隸屬于9目17科,獸類有3目9科14種,鳥類有6目8科19種,中華鬣羚便驚現其中。
據了解,早在2016年,該縣的車八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拍攝到了中華鬣羚在夜間活動的高清視頻。2018年,車八嶺保護區又拍攝到了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鬣羚及水鹿、斑靈貍、海南虎斑鳽、白鷴、松雀鷹、仙八色鶇、褐翅鴉鵑等8種動物在自然狀態下的視頻和照片。 近年來,中華鬣羚、白鷴、海南虎斑鳽、水鹿、斑靈貍、花面貍等各類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野生動物身影頻現始興境內的保護區,為開展棲息地保護和物種恢復工作提供了寶貴資料,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具有重要意義。2021年1月20-21日,該縣又連續兩日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種種情況表明始興縣的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粵北生態屏障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