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周前藝術公社迎來首場藝術鄉建學術研討會

  昨日下午

  周前藝術公社正式啟用后
  迎來了首場藝術鄉建學術研討會
  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
  共聚一堂
  舉辦了主題為
  “鄉村上河圖——藝術鄉建中的粵北鄉村復興”
  的學術交流研討會


  圖片


  此次研討會的主辦單位是廣州美術學院城鄉藝術建設研究院,由四川美術學院教授、中國藝術遺產研究中心主任張穎擔任論壇主持。


  圖片


  后疫情時代,城市的生活方式發生深刻變革,鄉村逐漸成為許多城市人理想的棲息地。專家學者們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共同探討基于周前藝術公社的建設,呈現民俗文化保護、文化旅游、有機農業和休閑度假等文化產業鏈的和諧發展,以及以“找回鄉村家園,建設理想生活”為宗旨,重建中華傳統文明的鄉村現場、探索鄉村文化傳承與村民致富相互促進發展的有效機制,促進中國鄉村的整體轉型,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廣州美術學院城鄉藝術建設研究院院長、周前藝術公社總策劃渠巖教授認為,新時期鄉村建設發展迅速,藝術家踴躍介入鄉村開展各類鄉建實踐,文化藝術創意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成果顯著。藝術復興鄉村,藝術激活鄉村,已成為鄉村建設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和路徑,而且意義重大。

圖片

廣州美術學院城鄉藝術建設研究院院長渠巖:鄉村建設意義重大,從大類來講,從國家把鄉村振興作為國家發展戰略,到平衡城鄉發展這種關系,周前古村落有非常好的一個歷史遺存和傳統的延續,另外,周前藝術公社還注入了當代的文化和文明的氣息,我們用藝術的方式把它逐步激活。激活以后,獲得外部的關注,給當地村民增加信心,村民也可以返鄉、也可以創業、也可以出去、也可以回家,變成一個有序的良好的溝通流動機制,形成一個平衡的城鄉關系的發展。
  2019年,周前村憑借保存完好的墟市形態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是韶關市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具歷史價值的古村落之一。廣州美術學院城鄉藝術建設院受始興縣委、縣政府之邀,由城南鎮政府具體指導,在周前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力圖以復興鄉村墟市為切入點,以藝術為媒介激活周前古村。鄉建團隊將周前村廢棄小學重新修繕布局與更新空間,推出“周前藝術公社”的多功能使用空間,并以此為載體整理當地手工民藝,設計文創產品,組織鄉土文化活動,發展鄉村生活新樣式。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李人慶對周前藝術公社的打造非常贊賞,對如何用藝術激活鄉村,促進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圖片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研究員李人慶:當我們看到周前藝術公社,渠老師打造的現代空間之后,大家都說很好,感覺很好。一方面,確實我們鄉村要實現鄉村對接,需要引流,需要把城市的人資源引到鄉村來,我覺得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就是從建筑空間使用來講,要打造成為我們新的鄉村振興的一個可以交流的場域,它可以吸引中國很高水平的鄉村旅樂者來看看周前這個特別的鄉村,引進他們的思想資源,文化資源和組織資源。我們也可以把商流信息流引進來,作為民宿發展的一個基地、一個空間,使農民逐步改善整體的社會空間。按統一的模式,統一的想法自我改造,這是一個示范,他提供了一個參考。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作為文旅創文旅的一個生產工具,能夠引流進來做一個文化景點,作為農民餐飲景點,實現所在地和外來的一個溝通和交流,也作為文藝鄉建、文化鄉建的一個中國窗口,向國外頂級交流,講好創作故事,能夠打開一扇窗,打開自己的門來迎客。同時,也促進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

  來自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建筑學教席、香港科技大學教席、香港城市大學博士麥克爾是第一次來始興,在參觀了周前古村和周前藝術公社后,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認為藝術鄉建在始興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圖片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建筑學教席麥克爾: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棒、非常獨特的環境和項目,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東西。這很棒,它代表了學術和研究、藝術和實踐的結合,政府的參與、當地人民和村莊都參與其中,是一個美妙、非常獨特、非常特殊的結合。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