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脫貧果的芳香

  有人說世界上最香的果實莫過于印尼的“香波果”,和菠蘿蜜不一樣,這種水果最大的特色就是香,吃完能讓整個人從內而外的散發著香氣。

  據一位吃過這種水果的人表示,吃完這種水果后,就連身上出的汗都是郁金香的氣味。甚至就連放的屁都是香的,可謂是神奇無比了。

  在我的腦海里,閃現出的答案竟是脫貧果,這是果子嗎?它能吃嗎?是什么味道?一般人聽到這個答案或許感到奇葩,但有過扶貧經歷的人可能會理解。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初果時節它是苦澀的,甚至是難以入目;中期時是坎坷的,歷經千辛萬苦;成熟時它是一種甜美的,幸福的味道。

  掛初果時,也是我們駐村工作隊剛入駐那會兒。那時的貧困村夜晚一片漆黑,夜訪貧困戶要特別的小心,踩到狗屎是小事,就怕掉進水溝里。手電筒成了駐村工作隊的必備用品,那家貧困戶家里有急事,我們就要第一時間趕到。

  一位阿公和患有精神病的阿婆是我們的重點關注對象,他們沒有子女,住的是破舊的泥磚房,屋頂明顯有漏水的痕跡,墻體百孔千瘡。一到下大雨,桌子上,地上,到處擺放著鍋碗瓢盆。每當這個時候,我們就趕到這對老人家,麻利地收拾屋子,抗擊雨水泛濫……

  隨著危房改造,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政策的到來,我們為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建起了新房,鼓勵貧困戶擴大種植養殖,幫助有就業意向的貧困戶申請就業,為貧困學子申請生活補助等,隨著一項又一項扶貧政策的落地,貧困戶的生活環境得到了巨大的改變。

  脫貧果惠及到貧困戶是硬指標,讓貧困村的更多村民分享到脫貧果的芳香才是真扶貧、扶真貧。我們所在的村離縣城不到5公里,就是這樣一個臨近縣城的小村莊,一直以來卻沒有路燈,村民夜晚出行極不方面,每年都有村民在夜晚出行時發生安全事故。

  為了改變村里沒有路燈的歷史,我們駐村工作隊多次到村委會,研究農村公路相關政策,幫助村委會出謀劃策,爭取到了縣政府和相關行業部門的支持,實現了村主干道路燈由政府出資建設,村小組道路由幫扶單位出資,建設安裝太陽能路燈。如今村里的夜晚燈光明媚,阿婆們晚飯后借著燈光在村里的廣場上跳舞,孩子們愉快的嬉戲,村道上隨處可見散步的村民,幸福感,獲得感油然而生。

  讓脫貧果的芳香越飄越香,我們駐村工作隊想方設法讓扶貧政策惠及更多老百姓。在村民看來,實現共享周邊農業企業的技術資源,讓自己的莊稼實現大豐收才是真幫扶,真實惠,駐村工作隊是政府的好干部,更是農民的好親人。

  以往村里總有些懶漢,不想種田,不愿打工,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得過且過。不曾想遇到了難纏的駐村工作隊,一天又一天上門做思想工作,帶著懶漢又是參觀,又是學習。懶漢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自己,借助產業扶貧和金融扶貧等相關政策,一邊積極參加駐村工作隊提倡的代種代養項目,一邊參加附近農業企業的免費培訓,最后竟成了村里的種植能手。

  以往村里有些到了年紀的老漢不知何處何從,駐村工作隊根據老漢們的身體和特長,讓老漢們繼續發揮余熱。有的老漢身體不錯,就繼續鼓勵他們種植養殖,有的身體不是很好的,就建議他們收廢品,讓老漢們從無所事事中解脫出來,充實的生活讓老漢們精神煥發,迎來又一個春天。

  春節,五一,國慶之際,外出打工的兒郎返回村里,駐村工作隊借助這個時機,帶著他們走進附近的企業,讓他們切身感受家鄉的變化,激起打工兒女返鄉創業的激情。葡萄產業園,蔬菜產業園,美食農莊等,一批又一批鄉村企業猶如雨后春竹拔地而起,未來的鄉村振興,發展前景一片大好。

  美麗鄉村,鄉村越來越美麗已不再是夢。看村里的環境衛生,村民們個個贊不絕口。這幾年脫貧攻堅和村級環境整治同步開展,可謂是成效顯著。就拿拆除泥磚房來說,全村拆除泥磚房幾萬多平方米,新聞都上了省里的主流媒體網站,不僅改變了以前污水橫流、滿地垃圾的現象,而且大量的空地還引來了金鳳凰,不僅大型企業來扎根,鎮上公辦幼兒園也已在村里開工建設,以后村民送孩子再也不用起早摸黑了。

  脫貧果結出了芳香的果實,全村所有戶貧困戶全部脫貧,基本實現了有穩定收入、安全住房有保障、有安全飲水、義務教育有保障、有電用、有電視信號覆蓋、有寬帶網絡覆蓋脫貧八有標準。村里引來了大小企業、個體工商戶幾十家,相信未來鄉村振興,在當地政府,幫扶單位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繪就出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