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8日,年初四,廣東省始興縣馬市鎮勞洲水大樹坪村,鑼鼓喧天,鞭炮陣陣,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氣氛。
一場大型的“中國夢﹒畬族情”鄉村新春聯歡表演在一片歡呼聲中徐徐拉開序幕:畬族的龍接鳳、搖鍋等競技項目和趣味小游戲妙趣橫生,引來陣陣的喝彩聲。畬族精美歌舞精彩紛呈,高潮迭起。熊熊的篝火照亮了大樹坪村,歡聲笑語回蕩在美麗的夜空下……
廣東《南方都市報》對這場別開生面的鄉村春晚進行及時跟蹤報道,并配以大幅精美圖片,把這一鄉村盛事推介在公眾面前。
一時間,始興縣馬市鎮大樹坪村吸引了無數人的眼光。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成功策劃這次鄉村新春聯歡活動的總導演竟出自該村一位叫雷珺婷的年輕畬族女孩。
提起雷珺婷,鄉親們莫不豎起大拇指,對她贊賞有加。
1
雷珺婷,又名雷秀坤,1989年出生在始興縣馬市鎮勞洲水大樹坪一位普通的畬族家庭里。
雷珺婷從小活潑可愛,卻又不乏頑皮,頗得父母寵愛。她在村小念完小學,趕往馬市中學念初中。在填寫一張表格時,有位老師見她填寫的是“畬族”,便好奇地問她:“你既然是畬族,請告訴我,畬族有什么美食和其他特色文化?”
沒想到,老師的問話把雷珺婷給難住了,她滿臉茫然,怔了好一會兒,秀眉一揚,大聲地回答老師:“老師,我現在雖然說不出來,但以后呢,我保證會給您一個滿意的回答!”
令雷珺婷感到慚愧的是,作為一名畬族女孩,竟然說不出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小小年紀的她暗下決心:“從今以后,我一定要多多關注和學習畬族文化,長大后,我要把畬族文化發揚光大!”
從此以后,雷珺婷對畬族的傳統文化格外上心,不放過一絲學習的機會。那時,她經常在鄰家收看黑白電視節目,只要電視播放有關畬族的節目時,她總是睜大一雙好奇的眼睛,認真觀察畬族同胞穿戴的服飾和表演的舞蹈動作,并暗記于心。
為了離夢想更近一點,雷珺婷在馬市中學念完初中后,毅然選擇了畢業前那次組織舞蹈隊下鄉演出的學校——始興縣中等職業學校。
那個年代,不少農家女孩讀完初中后,很難有機會繼續念高中。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嚴重,二是家庭貧窮。雷珺婷的家庭經濟并不寬裕,父母勸說她:“孩子,你就別念書了,把讀書的機會讓給弟弟!”
雷珺婷心里知道,如果聽從父母的話,她便會跟村里的許多女孩一樣,出去打工,這輩子恐怕難有機會進一步學習和傳承畬族文化,她振興畬族文化的夢想就會成為泡影。她拗不過父母,無法說動他們改變主意,可她又不甘心放棄讀書,怎么辦呢?她靈機一動,想到一個絕佳的辦法。于是,她每天哭泣,進行絕食。經她這么一鬧,父母無可奈何地答應了她的讀書要求,把她送進了始興縣中等職業學校。
提起一周絕食抗爭的經歷,雷珺婷仍然掩飾不住女孩俏皮的神態,她得意地說:“其實,那時也不是真正的絕食,父母在家的時候,賭氣地把自己關在房間,又哭又鬧,拒絕吃飯。可當父母外出干活時,自己卻悄悄地潛出房門,偷吃東西,填飽肚子。就這樣,父母屈服了,自己的目的達到了。”
雷珺婷選擇報讀始興縣中等職業學校,就是相中該校有一支非常出名的舞蹈隊。她如愿以償地加入舞蹈隊,每天除了學習文化專業課程后,她把滿腔的熱情投入到舞蹈訓練之中,忙得不亦樂乎。最令她開心的是,她有了許多機會隨舞蹈隊登臺表演,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雷珺婷很快從一名普通的舞蹈隊員脫穎而出,成為學校舞蹈隊隊長。后來,她又成為學校藝術團團長。最后,她當選為學生會主席,成為最有威望的一名“學生官”。
讀完職業高中后,雷珺婷報讀了北京師范大學小學教育專業,繼續深造。在大學期間,她依然保持自己的愛好,學習各種刺繡,練習唱歌和跳舞,積極參加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成為一名活躍的女大學生……
2
大學畢業后,雷珺婷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選擇從事畬族文化的挖掘和傳承工作。于是,她開始了十年之久的尋夢之旅,足跡踏遍浙江、福建、廣西、貴州等省,深入畬區不下二百余次。
有一次,雷珺婷只身前往浙江省一個畬寨,適逢當地電視臺在拍攝一個有關畬族文化的紀錄片。當拍攝小組聽說她孤身一人來自遙遠的廣東時,既驚訝,又敬佩。編導把她當作傳播畬族文化的一個典型事例,悄悄地把她遠涉畬寨求學的故事收入紀錄片中,成為最出彩的一個片斷。紀錄片播出后,引起無數觀眾的強烈共鳴。
有一回,雷珺婷在車上顛簸了大半日,好不容易到達一個遙遠的畬寨。她好心地問寨子里的畬族同胞:“村委會在哪兒?”
可誰也并沒有搭理她,人們用異樣的眼光打量著她。可她并沒有氣餒和退卻,仍舊前行問路。最后,她好不容易找到了村委會。可村委會一名工作人員聽說她自費從廣東前來調研畬族文化時,一點也不相信,便要把她轟走。她著急地跺腳,趕忙掏出身份證和火車票,再三向他們表明自己此行的目的。可他無論如何也不相信,一位如花似玉的美少女怎么會為了畬族文化而孤身一人到此學習呢?他認為她要么是騙子,要么就是瘋子。雷珺婷百般解釋,可他就是不肯相信,硬生生地把她攔在大門之外。
那天,天空飄蕩著小雨。雷珺婷被擋在門外,心情糟糕透頂,她想到自己不遠千里來到目的地,卻遭到別人無情地漠視和拒絕,不禁悲從中來,以手拭淚,嚶嚶哭泣。
雷珺婷在村委會大門口足足等了兩個小時,累得腿腳酸軟,口渴無比,可她心里始終裝著這樣一個信念:自己千辛萬苦來到這兒,不達到目的,誓不罷休,決不回去!
也許是雷珺婷的執拗感動了上蒼。有人見她可憐,便端給她一杯茶解渴,并好心地跟她攀談起來。雷珺婷說,她曾經多次來過這個縣區,拜訪過哪些畬族傳承人和哪些領導。人們見她說得有板有眼,有根有據,這才信服,眼前這個女孩確實是前來學習畬族文化的。人們不由得對她刮目相看。
有一回,雷珺婷遠赴浙江景寧畬族自治縣博物館參觀學習,遭遇一次險情。那天下午,當她匆匆趕到景寧縣博物館時,已經臨近下班時間,可她一時激動,竟忘記了這重要的時間點。她興奮地走進原始部落展館,被一件件精美的展品所吸引,忍不住這里彎腰看看,那里蹲下瞧瞧,心中充滿無限的喜悅之情。
正當她瞧得起勁的時候,館內的燈光突然全部熄滅,漆黑一片。她這才反應過來,原來工作人員下班了,關閉了所有燈光。面對黑沉沉的博物館,她不禁大駭起來。她趕緊掏出手機,可發現手機快沒電了,她靠著手機微弱的光亮,好不容易摸到大門口,卻見大門緊閉,不見工作人員蹤影。她心里著急起來,用手捶打大門,大聲呼救,可呼救了半個小時,仍不見有人前來救援。
就在雷珺婷聲嘶力竭、萬分絕望之時,碰巧有位漢子經過博物館大門,他隱約聽到館內的呼救聲,這才匆匆找來工作人員,叫他們打開大門。
雷珺婷如釋重負地走出大門,對那位好心的漢子連聲道謝。雙方交談后,她驚喜地發現,原來那位漢子竟是畬族銀匠非遺傳承人。她心頭大喜,忘記了被困博物館時的沮喪心情,轉而虛心向漢子討教畬族銀飾的打制技術……
在外漂泊多年,雷珺婷漸漸地成長為一位畬族頗具影響力的“土專家”,加上她心地善良,聰明好學,能歌善舞,年紀輕輕的她每到一處畬區,都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雷珺婷曾經在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工作過一段時間,當地領導發現她對畬族的文化研究頗深,他們欲以人才引進的方式把她招聘過來。他們介紹說,我們縣只要是人才引進的,會提供一套住房,但條件是你必須把父母接過來,以便安心工作,免去后顧之憂。
面對如此誘人的條件,雷珺婷坦然一笑,充滿感激地回答說:“我的老家在廣東,我的根在始興,我要回去為振興家鄉的畬族文化事業貢獻一份力量。謝謝你們!”
景寧縣有關領導見她去意已決,無法把她挽留下來,便特意備下盛宴,為她餞行。當時在場的領導有:景寧縣的毛副縣長、信訪局徐局長、民族促進會雷會長等十數人。他們端起酒杯,紛紛向她敬酒,再三感謝她為畬族文化作出的貢獻,并當場代表景寧縣人民贈給她一套漂亮的畬族特色服裝……
3
雷珺婷做夢也沒有料到,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降臨在她的家庭,讓她飽受痛苦的煎熬,也徹底地改變了她的命運。
雷珺婷手下有位可愛的小弟弟,長得陽光帥氣,身體壯實,他從小酷愛武術,長大后在廣州謀求發展。有一天,他匆匆行走在廣州的某條巷口上,突然瞥見一位盜賊搶走一位年輕女孩的錢包。女孩嚇得大聲呼救。他來不及多想,當即飛奔向前,飛起一腳,把盜賊踢倒在地,順勢把錢包搶奪過來,還給那名女孩。女孩對他千恩萬謝,感激不盡。
不料,那名盜賊惱羞成怒,懷恨在心,暗暗跟蹤他的行蹤,找到了他的住所。某天,盜賊糾集一群同伙,手持棍棒,趁其外出不備,在巷口將他打倒在地,拳打腳踢,棍棒齊下,把他痛打一頓,然后揚長而去。他忍著劇痛,爬了起來,以為只是受了點皮肉之傷,不礙大事。他回到住所,只是給傷處擦拭藥酒,疼痛得以緩解。
哪料,半年之后,他身上內傷發作,病情急轉直下。家人慌忙把他送進廣州大醫院檢查。檢查結果出來后,主治醫生沉痛地告知他的家人:“這孩子受了嚴重的內傷,錯過了搶救時機,已經無力回天了。”
當時,雷珺婷隨父母日夜守護著弟弟,當她和父母聽到主治醫生的這番話后,猶如晴天霹靂,五雷轟頂,幾乎昏絕在地。她淚流滿面、苦苦哀求主治醫生:“你們想想辦法吧,救救我弟弟,他才十八歲呀!”
主治醫生搖搖頭,無奈地回答說:“已經沒有辦法了……”
就這樣,十八歲的弟弟帶著深深的遺憾離開了這個美好的世界。她的父母忍受不住如此沉重的打擊,雙雙倒在醫院里,臥在病床上,整天以淚洗面,哀號不已。她強行忍著悲痛,反復勸說年邁的父母:“你們別這樣好不好?以后啊,我要承擔起弟弟的責任,為你們養老送終,讓你們安度晚年……”
2017年,雷珺婷毅然放棄大城市的生活,回到始興。她在縣城租了一套房子,把家安頓下來。雷珺婷悉心照顧父母,相夫教子。
2018年,雷珺婷始終難于割舍對畬族文化的情結,她積極投身始興社會各界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活動。在她的努力奔走下,完善了全國各地畬族文化教育的聯絡、聯誼體系。這一年,在她的牽頭下,始興縣畬族聯誼會宣告成立。
為了全面了解和挖掘傳統畬族文化,雷珺婷經常抽空到始興縣檔案館查閱《始興縣志》等資料,成為檔案館一位特殊的客人。每次,她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閱古籍,耐心細致地尋找有關畬族文化的記載。她竟然扒到不少 “猛料”,發現始興畬族歷史上出過進士、游俠和隱士。雷珺婷并不滿足,她還想方設法借來《韶州府志》、《畬族文化讀本》、《畬族源流》等書籍,只要有空,她便像專家一樣,趴在書桌上,認真考證畬族文化,一旦發現有價值的記載,眼睛一亮,像發現了一塊新大陸,欣喜不已。
有一次,她感冒發燒,咳嗽難過,半個月也不見好轉,可她顧不得身心俱疲,在醫院打完點滴后,便又強撐著病軀,匆匆趕往檔案館。她心里有個強烈的愿望,要盡快撰寫一部有關畬族文化的書籍。
親朋好友對她的行為十分不解,紛紛勸她要找一份穩定像樣的工作。對此,她表示十分感謝,她動情地說:“盡心盡力的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效果是否達到預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曾經努力過……”
2018年下半年,雷珺婷策劃在馬市鎮勞洲水大樹坪村舉辦一場“中國夢﹒畬族情”新春聯歡晚會,以便以點帶面,助推畬族文化向前發展。起初,鄉親們心里打鼓,心底發出這樣的疑問:她年紀輕輕,她能擔當這個重任嗎?
雷珺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打消了鄉親們的顧慮,獲得鄉親們的信任。最后,她順利出任這次活動的總導演。
2019年2月14日,“中國夢﹒畬族情”文藝演出在大樹坪隆重拉開了序幕。在陣陣的鑼鼓聲和鞭炮聲中,170多位外嫁女歡天喜地回到娘家,她們穿著畬族盛裝,先后閃亮登臺。那是大樹坪村有史以來最為熱鬧的時刻。畬族的傳統文化和習俗盡情地向外界展示,多姿多彩的舞蹈吸引了熱情的觀眾,嘹亮的歌聲響徹云霄。
大樹坪村火樹銀花,度過了一個璀璨之夜。
誰也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山村竟能奉獻一場如此高水平的盛宴,既突出了始興特色,又彰顯了畬族風情。慕名前來觀看演出的觀眾大飽眼福,他們利用手機,拍攝圖片和視頻,上傳到微信朋友圈,立即引來數以萬計的點贊。
雷珺婷很快成為始興新聞焦點人物,她以甜美的形象,精湛的歌舞征服了觀眾,被譽為“始興畬娘”。
廣東《南方都市報》派出資深記者進行跟蹤報道,敏銳的記者以生動活潑的文字和精美的圖片長篇報道了這次鄉村演出盛況,引起極大的關注。
可是,有誰能想到,成功的背后,凝聚了雷珺婷無數心血。要舉辦如此大型的活動,就要有充足的資金作為有力的支撐。怎樣才能解決這筆資金呢?這是懸在她頭上的難題。當社會上的熱心人士聽說這次活動是為了宣傳始興畬族文化時,便紛紛伸出援手,解囊相助。外地畬族宗親聞訊后奔走相告,迅速響應,紛紛捐款,以實際行動支持這次演出。雷珺婷振臂一呼,帶頭捐款,鄉親們深受感動和鼓舞,也紛紛跟著捐款,奉獻愛心。
4
外界都對雷珺婷的生活充滿好奇,他們覺得她沒有穩定的工作,她靠什么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呢?
雷珺婷微微一笑,她這樣回答:“其實,我的生活是有保障的,只有解決了衣食住行問題,才能更好地振興畬族文化。”
雷珺婷補充說,她平時主持節目,或參加演出,自有收入,完全可以自食其力,解決生活的后顧之憂。
雷珺婷從小喜歡歌舞,在這方面她天賦過人,通過多年不懈的努力,她漸漸走向成熟。她利用全民K歌平臺,展示實力。她的演唱從容大氣,圓潤飽滿,有如天籟之音。她在演唱《一眼千年》時,表現沉穩大氣,婉轉多情,令觀眾如癡如醉,如同墜入美妙的世界里。許多熱心的觀眾紛紛為她打賞,為她點贊:
“氣息穩如山,音準穩如鐘!”
“唱得非常好聽,您不做歌星真的為你感到可惜!”
“支持好聲音……”
得到歌迷的認可,雷珺婷心里特別開心,可她總是謙虛地說,歌唱得不夠好,請多多包涵。她知道,學海無涯,藝無止境,只有不斷提升水平,才能不辜負歌迷的厚望。
近幾年來,始興縣加快實施全域旅游步伐,著力挖掘傳統文化和旅游資源,加大宣傳始興新形象。雷珺婷敏銳地認識到,單憑一己之力來宣傳和推廣畬族文化,力量相當有限。只有借助各方力量,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為此,她積極主動加入到始興全域旅游的隊伍,心甘情愿地擔當志愿者。
2019年5月5日晚,為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始興表彰“新時代始興好青年”,雷珺婷獲得“助力最美始興好青年”的榮譽稱號。
2019年6月14日,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更好地對外宣傳最美小城,始興縣精心舉辦了一場為期三天的“家和天下,福聚滿堂”為主題的大型圍樓旅游文化節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攝影家云集始興,他們高舉相機,爭先捕捉始興美景。雷珺婷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不顧烈日曝曬,帶領攝影家們走進始興圍樓或古村落,充當模特。她有時身穿一件如雪的薄紗,猶如一位美麗的仙女,從天而降,飄然出現在古色古香的鄉村。她有時穿一套畬族特色服裝,身上配戴丁丁當當的銀飾,靜靜地坐在古老的圍樓門前專注地刺繡……攝影家們把長槍短炮一齊對準她,只聽見一陣陣按下快門的咔嚓聲。
在短短的三天期間,始興圍樓、始興鄉村美景通過攝影家之手,在報刊雜志和微信中迅速傳播。同樣,雷珺婷靚麗的形象和畬族特色文化也走進了千家萬戶……雷珺婷表示,希望通過她這顆星星之火的小小力量,帶動全始興畬族文化的復興。
2019年6月中旬,雷珺婷得到一個好消息。大樹坪村有個叫雷彬的在校女大學生,就讀于廣州美術學院,畢業前夕,她計劃在校園內舉辦一場畢業作品展。可她苦思冥想,就是想不出好辦法。最后,她虛心地向師傅雷珺婷請教。雷珺婷對她說:“這個容易,你跟我學習了畬族文化,你可以舉辦一臺以畬族特色文化為主題的展示活動呀!”雷彬聽了她的話,連聲稱好。隨后,在雷珺婷的悉心指導下,雷彬緊鑼密鼓進行準備工作,在校園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畬族文化展示活動,沒想到,她竟一炮打響。她設計的畬族織帶融進了民族特色,圖案活潑,色彩艷麗,引起轟動。
令雷珺婷感到欣慰的是,五歲的兒子乖巧懂事。當她累了的時候,小家伙用一雙小拳頭輕輕地給她捶背,給她按摩額頭,這令她倍感溫暖。小家伙似乎繼承了她身上的優良基因,小小年紀的他喜歡唱歌跳舞,活脫脫是一位小明星。
雷珺婷跟兒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夜晚臨睡之前,她總是給兒子講有關畬族的故事,諸如,畬族英雄雷萬興與烏米飯的傳說,她年輕時外出求學時的艱辛,畬族傳統歌舞的藝術特色……小家伙聽得如癡似醉,不肯入睡。
2019年6月23日,始興縣舉辦了慶祝建黨98周年“百歌頌中華”歌詠比賽活動,小家伙參加了全場最小年齡的小朋友三人組合,他們竟然過關斬將,最后榮獲三等獎,捧回一尊閃光的獎杯。
比賽結束后,雷珺婷疾步走上舞臺,與手持話筒的小家伙同臺拍照留念。她對小家伙的表現贊許有加,忍不住親了一口他粉嫩的臉頰,滿臉綻放出幸福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