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金雞報喜春又來

金雞報喜春又來

 

李京平

靈猴歸去,金雞將來,墨水恬恬,古城冉冉,在始興這片熱土上,活躍著一群文字精靈,他們用愛用心去捕捉這山這水這土地的每一縷精彩。他們,是始興作協、始興青年文學會,始興文藝批評家協會的成員們。在2016,他們跋山涉水,走村串巷,深入基層,透過自己的視線,一次次探究、挖掘、領悟和感受著始興不同地方的風景,人們不一樣的生活和彼此擁有的同一個愿望。

春夏之際,作家協會成員2015年之后,多次走訪瑤鄉深渡水,聆聽遠古大山深處瑤家的呢噥,細看瑤繡一針一線流露出的喜悅、期待與甜甜的向往,彌補文字忽略的地方,把瑤鄉的山水雕刻成文字的畫、心靈的歌、生活的詩,詮釋著一個個歷史枝頭上的故事。

五月的風最是明媚動人的,游弋在山水之中的美,不僅吸引著本土作家們的眼球,更是迎來了建國以來省市大型采風團一行五十多人的到來。他們來始興參加走進中國圍樓之鄉——始興”大型采風活動。二十七號中午,他們在省作協副主席張建渝先生的帶領下抵達煌宮。稍事休息、簡便的午餐之后,采風團在下午前往東湖坪,靜候已久的永成保障圍及客家民俗文化村,終于迎來了這一群遠來的稀客、貴客,采風團的文友們駐足圍樓,視線由外而內,一縷縷好奇與驚喜傳遞出來:他們不是沒有見過高大的古今建筑,但卻沒有想到,勤勞、勇敢卻熱愛生活,崇尚和平的始興人,能夠想出這種把圍墻的防御作用,與房屋的居住作用合為一體的圍樓,從圍樓的一道道防御措施開始,到圓形拱門的詩畫意境,到圍樓內泉水悠悠的古井,到一層層而上的木闌珊、木地板,吱吱嘎嘎地唱著明清以來的勝利戰歌,一點點攻破他們的心理防線,讓他們在驚嘆之余,不得不欣賞和喜愛上這兒的一切。

游覽了沈所鎮紅圍(廣東省委辦公舊址)和石下圍樓及古村落之后,晚上,在縣政府大樓2號會議室舉行座談會,宣傳部廖副部長,文聯譚主席代表縣委縣政府出席了會議,并對采風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感謝;省組聯部肖馥蕓主任對采風團成員了介紹,省作協張建渝副主席對這次采風談了自己的感悟和對創作隊伍的建設、創作內容的深入和突破等作了深刻剖析;此外,作家們還敞開胸懷談自己的創作體會,及對始興的初步印象和體會,給本土作了不同程度指導和提升,也對始興未來創作和發展有很大的促進。

2016年上午,省市作協采風團一行,在宣傳部廖副部長的帶領下,上午參觀了羅壩廖屋圍,它是2012年頒布圍樓認養政策之后,第一批被認養的圍樓之一,樓主尹老板不但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而且,把圍樓維護保養成一座集飲食、住宿、娛樂、文化于一體的圍樓,古色古香,收集了不少民間雕刻和藝術品,那些帶著始興民間風俗的道具,仿佛讓作家們聽見了嗩吶歡樂的調子,一陣陣催促著新嫁娘出家,一陣陣歡送新嫁娘入了洞房,鬧洞房的孩子們與青年人的嬉鬧聲仿佛在耳邊不停回旋,透過時光的樹葉,一點一點漏入心扉,作家們戀戀不舍地看著、品著、觸摸著,心卻在一次次回眸著順帶還廖屋古村、古榕和鴛鴦樹(外表榕樹,里頭樟樹的寄生樹);去了第二個國家級保護文物長圍圍樓,和都亨石筍

午餐后,作家們下車漫步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車八嶺,在博物館中感受了它豐富的各種動物標本,為這兒出席的動物多樣性和豐富性贊嘆不已,不怕累的作家還用自己的雙腳去丈量車八嶺這個天然大氧巴的神奇,清洗著自己塵世的喧囂與紛雜的念頭,仿佛要把一切不滿排泄一空,只剩下滿滿的清心潤肺的深山負離子空氣,在心山密林種下一棵棵繁多的植物和盡情奔跑著各種珍稀動物

529日,省市采風團感受了廣東第一圍——滿堂大圍的磅礴大氣、古韻悠揚和目光深邃的氣度,這一座聞名國內外的國家級保護文物,不但建筑結構讓人嘆為觀止,而且它的堅固、功用、寓意都不得不讓人低頭,尤其是現在依然堅守在圍樓內居住的官家后人,尤其是現在依然在年節舞動的民俗舞蹈“舞阿妹”,兩個小丑活靈活現的說學逗唱,把一年四季的工作和生活詮釋得清清楚楚,讓年輕人和小孩從小懂得勤勞、樂觀,向上進取,它的教化作用是一種樂中學、笑中悟,既滑稽可笑可愛,又語重心長、自然而然,如甘露滋潤著人們的觀念、行為和心靈。

參觀張九齡祠堂和公祠,作家們深深感受了歷史的風雨,依然無法撼動這一位名家的風采與歷史地位;重走千年古道,飲一捧九齡泉,聞一縷桂花香,作家們仿佛在與千年前的名相相見相惜;后走了訪張發奎故居,貴廬,風度小學等,作家們揣一路風景,收拾應接不暇的故事,滿載而回。30號上午,省作協采風團一行蒞臨作協辦公室、青年文學會辦公室,張建渝副主席揮毫為始興作協、評協、青年文學會題字后去楊梅山莊體驗采摘楊梅的民間真實生活。

2016年下半年,三個協會更是碩果累累:不僅多次走訪太平鎮,為來年的“千年古鎮”寫作收集各種豐富的素材,又與澄江鎮、馬市澇洲水合作,推介他們的地方風光和特產美食,為推動他們的旅游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和銜接:更為值得濃墨重彩的一筆是,三個協會派出十個骨干會員到二十間中小學進行“九齡大講堂——作家下基層進校園文學講座”:童話、散文、詩歌、兒童詩、故事和小說的寫作與欣賞,給學生們送去一道道文學盛宴。在寫作的同時,會員們不忘自身提升,多次被派遣去參加省作家協會舉行的大型采風活動,及市上的相關采風和會議。

省市大型采風團離開之后,始興作協、始興青年文學會,始興文藝批評家協會的成員們更像是上足了馬力的機器,不停地在一個個計劃中奔走、挖掘本土的各種素材,更是深挖自身的潛力,不斷提升自己的寫作實力,立足于“本土的才是世界的”這一永恒的主題,寫好本土文學,充分發揮本土文學的作用,為始興的建設和發展盡可能地發揮出文學的紐帶作用、宣傳作用、傳承作用,為始興文學的未來打造一支更具實力的創作隊伍,營造一個更好的氛圍和生成一片更肥沃的文學土壤。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