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边@是盛唐宰相張九齡的《望月懷遠》名句,流傳千古??雌饋砥降瓱o奇,沒有一個奇特的字眼,沒有一分點染的色彩,脫口而出,卻自然具有一種高華渾融的氣象。幼年初讀,似覺晦澀難懂。到后來,歷覽稍多,每每讀之,感慨愈深,仿佛眼前有一只孤鴻,掠過曠野,翱翔于茫茫天際。
世人記載流傳張九齡的詩詞共有199首,均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比如:
《感遇》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這是張九齡遭讒貶謫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張九齡的故鄉,也是我的故鄉,是一個遍地桂花香的詩意小城,張九齡即景生情,就地取材,借物起興,在詠物的背后,講著高雅的生活哲理;自比蘭桂,抒發著孤芳自賞,氣節清高,不求引用的情感。
宰相之職,代表天子治理天下,對于國家的安危興亡,舉足輕重。唐玄宗登基之始,勵精圖治,身邊一批德才兼備的賢能宰相,國泰民安,皇祚興盛,史稱“開元盛世”。幾位名載青史的賢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張嘉貞尚吏,張說尚文,李元紱、杜暹尚儉,韓休、張九齡尚直,各其所長。張九齡以務實清廉而聞名。曾多次在主理朝政時直言向唐玄宗進諫,多次規勸其居安思危,整頓朝綱。
古時母憑子貴。據說,唐玄宗的寵妃武惠妃,武惠妃是武則天的侄孫女,工于心計,為了鞏固地位,曾欲謀廢太子李瑛而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命宮中官奴去游說張九齡,畢竟張九齡集節操、品質、度量于一身,且頗重對文士的獎掖與提攜,因此深受天下文人的擁護與愛戴,也深得唐玄宗欣賞與器重。原本唐玄宗也有意借此機會廢舊太子,立寵妃武惠妃的兒子為太子,此刻如果張九齡能出面振臂一呼,天下文士莫不從之,這勝算可謂百分之百。然而張九齡風清氣正,秉公守則,叱退使者,及時據理力爭,平息了宮廷內亂,穩定了政局。
從寒窗苦讀的一介書生到百官之首的宰相張九齡,在公務閑暇之余,常與王維、孟浩然、王昌齡、儲光羲等當時盛唐最優秀的文士們品茗談詩,共話文學。此時此刻,我的腦海中,呈現出一場詩歌盛宴的畫面:明月初升之際,面對良辰美景,氣質非凡的張九齡捋須靜思,吟出諸如“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般的詩句來,他所抒發的激情,懷抱的壯志,開闊的胸襟,展現的豪情與風度,博得滿席喝彩,著實令人陶醉。怪不得都說盛唐京城詩壇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生在現代盛世的我,對張九齡的所有了解,都只得通過他的詩,他的傳記及自古至今文人士子因對他的欣賞和懷念而創作的影視作品。如此才華橫溢、三度入朝的張九齡早已深入我心。我時常想穿越時空,回到張老先生的時度,見一見這風度不凡的張九齡;也時常想,若我真能回到那時,遇見張九齡,是否如孟浩然、王維般得他欣賞,還是以我這樣平凡普通,即使是老鄉也根本就難得一見?隔著千年的時空,我還是深陷九齡風度中,不能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