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饒遠,源于文學。
和文學結緣,始于小學階段。讀五年級時,一篇作文獲縣級獎,從此就在我幼小的心靈播下了一顆朦朧的文學種子。讀初二時的一次班會課,班主任組織全班同學談理想——八十年代都時興這個,我立下了“干文學”的宏偉志向。沒想到,這一念之想從此給了我追求的無窮動力。考上韶州師范后,這種想法更加牢固,意志更加堅定。很快,學校濃厚的文學氛圍讓我接觸到了席慕容的詩歌,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我狂熱地愛上了詩歌,沉浸在詩歌的海洋里不可自拔,偷偷地在筆記本里寫下屬于自己的青澀詩句。后來,我的處女作在《五月詩箋》發(fā)表了。我在文學的海洋里盡情地遨游,學校圖書館經(jīng)常能見到我的身影,書店、報刊亭也是我打發(fā)周末的好去處。
那時,我第一次聽說了饒遠的事跡,也讀到了他的一些童話作品。我在《南葉》雜志上看到了饒遠的名字,知道他是我的老鄉(xiāng),而且同在始興縣太平鎮(zhèn),是我們的“老師哥”。我萌發(fā)了認識饒遠的想法,希望得到饒遠在寫作上的指點。
但直到我畢業(yè),我一直無緣認識饒遠。
1990年畢業(yè)后,我回到生我養(yǎng)我的家鄉(xiāng)任教。工作之余,我仍然跋涉在我的文學之路上,并開始對兒童文學產(chǎn)生了興趣。不久,我用筆名“鄧衛(wèi)翎”創(chuàng)作的兒童詩歌《夢,最好吃》在饒遠主編的《蒲公英》報上發(fā)表了,而且收到了饒遠親筆簽名的作品集《夢幻島》以資鼓勵。再后來,我索性以真名給饒遠寫信請教寫作之道,創(chuàng)作的幾首兒童詩歌陸陸續(xù)續(xù)在《蒲公英》報上發(fā)表,漸漸地,我的名字為饒遠所熟悉。他從信中得知了我的文學經(jīng)歷,每信必復,鼓勵我堅持夢想,堅持創(chuàng)作。《蒲公英》成了我的“福報”。饒遠幾乎期期親自給我寄送《蒲公英》報,有時忙就安排工作人員寄給我,儼然把我當成了一個“重要讀者”,這份珍貴的禮物和濃濃的心意讓我感動,成為我不斷追求的原動力。
1995年,我從鄉(xiāng)村學校調到了縣城學校工作,一系列人生問題困擾著我。我曾經(jīng)數(shù)次動過放棄創(chuàng)作的念頭。很長一段時間,我感到很迷惘,很苦惱,也很無助。這時,我想到了饒遠,給他寫信述說了我的心境,尋求幫助。饒遠給我回了信,這封信全文如下:
鄧銘:
你好,信收悉。看了你的信,知你心中有許多話要說,你的坦率和對我的信任,我都很感動。
你還年輕,未來的日子很長,不必為過去的事愧疚。我送給你三句話:
忘卻過去,
抓住現(xiàn)在,
爭取未來。
過去,有許多值得回味的事,也有不少遺憾,甚至痛苦的事。把它們忘了,不要像巨石壓在心頭,自己給自己壓力,喘不過氣來。
抓住現(xiàn)在,最要緊抓住這一刻,抓住今天,要辦的事,要干的工作,要創(chuàng)作的作品。要愛,要恨,都在今朝。千萬不要讓“今日”白白浪費,悄悄溜走。成績,是今日的勞作壘成的,明日的輝煌也是無數(shù)個今日燃燒起來的。
爭取未來,這是人生的目標前進的動力,追求的源泉。為自己訂下一個明確而且切實的目標,為此奮斗一生,你就不會感到勝利時驕傲,失敗時沮喪。
有了以上的看法,其他的事則可迎刃而解,慢慢消融。
珍惜你的青春年華——這是人的一生最難求得的。
祝樂觀!
饒遠
1996年12月20日
1996年12月20日,這個特殊的日子有著非凡的意義,饒遠的來信對我今后的人生道路所產(chǎn)生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在我的心里,饒遠不僅僅是一個著名作家,更是我人生道路的引路人。他是一個辛勤的園丁,無私地為我及與我一樣稚嫩的文學青年澆灌,培土,施肥,呵護著我們的成長。他是一盞閃亮的明燈,照亮著我的心靈,溫暖著我的夢想。
“人生路漫漫,多需要這樣的朋友,告訴我人生的路該如何走?”這句耳熟能詳?shù)母柙~相信曾打動許許多多的人,令人心生無限感概。在人生的道路上,我有幸認識了饒遠。在文學的尋夢旅途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因為,有“老師哥”饒遠與我同行,我的文學夢變得那么真實,仿佛觸手可及。過去,曾經(jīng)困擾我的不安、焦慮、彷徨、懷疑、悲觀,如今漸漸淡去,通過自我療傷、沉淀,我的內心漸趨平靜,心靈有張有弛,人生的目標漸漸明晰,文學追求的欲望仍然炙熱。
饒遠贈送給我的全套作品擺放在我臥室書柜的最顯眼處。“成績,是今日的勞作壘成的,明日的輝煌也是無數(shù)個今日燃燒起來的。”這句話成為饒老師著作等身的最好注腳。
“書似青山任排列”,饒遠老師的著作就像是一座座高山,我仰望,我虔誠,我攀登,我駐足,心中的夢想依然滾燙火熱,腳下的步子不再趔趄。
“行多久,方為執(zhí)著?思多遠,方為遠見?”我很欣賞這句廣告詞。執(zhí)著是成功的標志,堅持對名利場中人來說是一種美德。但執(zhí)著又是毒藥,放下執(zhí)著才心靈通透,事事明心。在這種堅持下,行多久都不會陷入執(zhí)著。饒遠執(zhí)著但又放松的心態(tài)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楊絳《一百歲感言》)
認識饒遠,始于文學。文學倘若是一座豐富的酒窖,饒遠就是那一壇獨具始興風味的老黃酒,愈久彌醇,我必細細觀之、品之、賞之,永久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