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問始興縣清化人(司前、隘子兩鎮統稱),幾乎都知道這里生產的米粉叫做“宰相粉”。天氣晴朗的日子里,在隘子鎮著名的滿堂客家大圍附近,人們總能看到陽光下擺放著一排排剔透綿長的米粉。
“宰相粉”在當地也叫剪粉、切粉,粉色透明、晶瑩剔透,且粉絲細長、質地柔韌,炒而不爛、煮而不糊,入口香滑軟熟。
這種傳統的米粉為何叫做“宰相粉”呢?據說它和唐朝一代名相張九齡有著極其深的淵源——其制造工藝,就是張九齡的母親最早發明的。
古人信風水。張九齡族人在律水河邊、桂山坡上精心挑選了一片地方,蓋了幾間瓦房,建起了私塾學堂,專供孩子們在此讀書和練習書畫琴棋。以后此學堂有了一個名字——桂山書院。
在此執教的先生,就是張九齡的伯父——明經及第的張弘雅。張弘雅淡泊明志,沒有到外地做官,而是選擇回當地教書育人。
小九齡聰慧好學,十分刻苦研讀功課。九齡讀書,一方面是為了考取功名,另一方面憑的是興趣。他白天跟著張弘雅在學堂里讀書,晚上回到家里,還要掌燈夜讀。
看著小九齡常夜讀至深夜,母親盧氏喜在心里,也疼在心頭。
“娘,我餓了!”
小九齡放下書,揉揉眼睛,伸了個懶腰。
母親從廚房里端出了熱氣騰騰的雞蛋炒飯。
“天天都是炒飯,好膩好難咽呀!”張九齡低咕著,但他清楚,因為受家里條件所限,也變換不出什么花樣。古代,比不上現在,有冰箱可以儲藏很多食物。頂多是弄些臘肉、咸蛋什么的。
如何讓小九齡在苦讀的同時又能吃到好吃的東西,快速補充體力呢?
又是一個不眠之夜。小九齡在夜讀,張母在旁邊一邊做針線活,一邊思考著如何給孩子準備好吃的夜宵。
夜深了,張母操勞了一天,忍不住打磕睡。睡夢中,她感到一陣清新、幽香、淡雅的氣息迎面而來,突然眼前亮光一閃,整個人輕飄飄地飛了起來。
難道是遇到神仙了?
她感到越飛越快。一剎那間,天亮了,腳下祥云翻騰,想飛那兒就飛那兒。不知飛了多久,她來到一座大花園里。
她想,這一定就是傳說中的仙景。這里到處放射著明媚的陽光,到處炫耀著繽紛的色彩,到處飛揚著悅耳的鳥叫蟲鳴,到處飄蕩著令人陶醉的香氣,成了綠的世界、花的海洋。
一位梳“墮馬髻”,身穿粉紅色石榴裙的仙女,從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里出來,牽著張母的手,來到一間瓦房里。走進一看,原來是一間寬敞的廚房。
“姐姐,我看到你天天為孩子吃什么而憂愁,教你做一種好吃的東西吧。”仙女笑著對張母說。
接著,仙女開始操作了。
她先是把石磨用清水沖洗干凈,套上牛拉磨,將泡軟的稻米,磨成了白白的米漿。米漿磨好后,再用一層層的蒸架盛好。接著燒柴蒸煮,蒸熟后,那一塊塊半透明的東西,十分誘人。張母情不自禁地卷起一塊米粉,咬一口,滿嘴是稻米的清香,柔軟中帶些韌性,口感非常好。
突然,張母驚叫一聲醒了。原來是她咬到衣袖了。但夢中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
張母馬上行動起來,她是個說干就干的人,一刻也不耽誤。
磨豆腐的石磨是現成的。她指揮家里的傭人們,把石磨沖洗干凈,挑選優質稻米,用山泉水浸泡透。第二天,估計稻米已經泡軟了,就根據仙女教的方法,用石磨把稻米磨成又稀又嫩的粉漿,然后用蒸盤蒸成薄薄的四方粉片。
大功告成。
全家人都過來品嘗,都贊不絕口。
難得的好食品!家里人一連吃了幾天,都吃不膩,味道確實是好極了!當然,張九齡夜讀結束后,夜宵就吃這種米粉了。
可是,好東西卻不耐放。南方氣溫高,容易滋生細菌,最多放一天,食物就會變質。
張母也覺得每天都重復磨米漿,也確實太麻煩了。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好人有好夢,張母運氣特別好,總能夢中遇到神仙的幫助。過了一段時間,那位穿粉紅色裙子的仙女又進入了張母的夢中。
“仙女妹妹,你教的方法雖然好,東西好吃,可是好麻煩呀。頂多放一、二天就餿了,味道就不行了。”張母拉著仙女的手,說了好多話。
“哦,姐姐,上次忘記了教給你,還有呢。”
仙女隨手一指,說一聲“倒下”,身邊的一根大毛竹應聲而倒。然后,仙女巧手輕撕,把毛竹如同撕紙片一樣,撕成了一片片,再織成一個個竹篩子。
這一次,仙女把蒸好的粉片,一塊塊放在竹篩子里,擺在太陽下曬成半干,再一張張疊好卷起來,然后用刀細細地切成粉絲,扎好后再曬個通透。
張母忍不住高聲叫喊起來:“這辦法好呀,曬干了就可以長期保存了!”
“姐姐,我帶你去找最好的水。好吃的米粉,只有用最好的泉水才能做出來!”
她們來到一條小河邊。
張母大驚:這不是自家石頭塘村邊的律水河嗎?
仙女從衣袖里拿出一個小瓶子,拔開瓶蓋,從瓶子里倒出一些神水,輕啟朱唇,吹了一口仙氣,一剎那,整條河就被白色的輕霧籠罩起來。
仙女對張母說:“姐姐,以后就用這條河里的水做米粉吧,這河水,可是不一般的水喲!”
話聲剛落,張母就夢醒了。
于是,一種傳統美食誕生了。遠近村子里的人,不久就看到張九齡家曬了許多米粉,一張張的,晶瑩剔透,初看還以為是白紙呢。
從此,張九齡晚上讀書完畢后,母親就燒一鍋開水,放上一扎米粉煮一會兒,一份美味夜宵就做好了。
讀書是件苦差事,沒有好的身體肯定不行。所以,保證書生的營養健康,也是考取功名的重要一環。這種米粉很有營養,也許是旗崗律水做的米粉特別不同,那可是仙女特別指定的神水!
張九齡吃了米粉后,體力更加充沛,精神狀態更好,讀書的勁頭更足了。
后來,心地善良的張母把加工制造米粉的方法毫不保留地傳授給了鄉親們。所以,這種傳統的美食加工技術在當地婦孺皆知,一代一代傳了下來。張九齡當上宰相后,張母發明的這種速食米粉就被家鄉人稱為“宰相粉”。
(鄧旺山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