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果園藏“雞”密!三黃雞吃果飲泉,生態放養鮮味足

  在司前鎮河口村大枧水組,村民蔡文忠探索出一條生態養殖新路徑。他巧妙利用二十多畝果園空間,打造“樹上結果、樹下養雞”的立體生態模式。讓三黃雞在果園里吃果飲山泉,白天自由奔跑,夜晚棲息枝頭,走出了一條生態、環保、高效兼具的新型養殖之路。

微信圖片_20250612103854.jpg

  夏日驕陽似火,記者走進大枧水蔡文忠的果園,一幅生態田園畫卷徐徐展開。這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宜人,優越的生態環境為養殖提供了天然溫床。漫山遍野的李子樹枝繁葉茂,一群群毛色鮮亮、精氣神十足的三黃雞,悠然自得地穿梭其中,以野草、昆蟲、谷物為食,宛如靈動的精靈。

  果園主人蔡文忠正往空地投放玉米,清脆的聲響瞬間吸引了雞群的注意。轉眼間,三黃雞從四面八方飛奔而來,爭相啄食,場面熱鬧非凡。 

微信圖片_20250612103928.jpg

  蔡文忠向記者介紹:“在這里養雞,水質好,有很多的草蟲子之類的,我們養的話要養半年以上,達到品質才好吃。而且雞也是滿山跑。像這個季節,李子沒有采摘掉,熟了后掉下來,雞會把它全部吃完。”

  蔡文忠進一步向記者揭秘了這種養殖模式的生態密碼。雞群在果園自由放養,不僅擁有充足的活動空間,還化身果園“小衛士”,主動承擔起除蟲、除草的工作,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時,雞糞作為天然的優質農家肥,滋養著果園土壤,有效改善土壤質量,形成良性生態循環。這些成長于天然果園、以五谷雜糧為食的跑山雞,憑借緊實的肉質和鮮嫩的口感,收獲了眾多食客的青睞,積累了一大批忠實的回頭客。

微信圖片_20250612103913.jpg

  蔡文忠

  “我們一年要養四五批左右,一批是1500只左右,我們的雞主要是放養,吃草、蟲子之類的,而且在平時吃點米糠,玉米,我們都不喂飼料,這個雞是滿山跑,喝的水也是山上的山泉水,這樣養出來的雞,肉質比較緊實,口感好,很受顧客的歡迎,現在已經養了三年了,銷售就在當地,還有深圳,東莞那邊。”

  蔡文忠的生態養殖實踐,既是個人的特色致富路,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生動范例。這種綠色循環種養模式,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注入了新動能。期待未來,更多農戶能借鑒這一模式,讓生態農業在鄉村煥發蓬勃生機。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