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已完成播種面積13.84萬畝!始興縣春耕備耕全面鋪開

  春耕時節,萬物復蘇。連日來,我縣各地搶抓農時,積極采用新技術、新模式育秧,奏響了一曲熱鬧的春耕“交響曲”,為春耕備耕按下“加速鍵”。

  圖片

  水稻要豐產,育秧是關鍵。走進沈所鎮粵北兄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育秧基地,水稻育秧工作正在有條不紊進行,育秧大棚內一排排嫩綠的秧苗整齊地排列在育苗盤內,嫩綠的秧苗從盆中探出“腦袋”,煥發出勃勃生機,大棚內一片綠意盎然。據了解,該公司基地面積350畝,年均供應糧食秧苗6萬畝以上,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技術推廣”的產業化經營模式,以“包農資,包機耕,包收稻谷”的合作模式跟農戶合作,同時引進先進的全自動水稻育秧播種流水線,提高育秧的工作效率和標準化程度,全面降低農戶風險,提高土地利用率。

  圖片

  韶關粵北兄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邱萍告訴記者,集中育秧可以提前十天完成培育,成本每畝可節約20多元,在生產效率、標準化和精細化以及抗風險能力等方面具備顯著優勢,對農戶來說可以大量節約時間和生產成本,現在也越來越受農戶青睞。“今年我們從2月19號開始育苗,預計育秧3萬多畝,畝產能達到1000斤以上,主要品種有象牙粘,美香粘,南晶香粘等10多個品種。”

  微信圖片_20250313102200.jpg

  在美青農場的機械化種植基地,一幅科技感十足的春耕圖景正在徐徐展開,旋耕機在田間穿梭,將土地整理得平整松軟;裝滿秧苗的插秧機在水田里來回穿梭,井然有序進行插秧作業;無人駕駛播種機在空中盤旋,精準地將種子播撒進土壤。

  圖片

  據了解,美青農場依托當地良好的地理條件和氣候優勢,大力發展水稻蔬菜種植業,今年率先在粵北地區推廣無人機飛播水稻技術,并引進了先進的旋耕機和智能化育秧設備,實現了從播種到育秧的全程機械化、智能化。

  圖片

  始興縣美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社國說,今年公司采用了新技術,在粵北率先推廣無人機飛播水稻,可以大量減少工人的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效益。“每一畝地我們可以增加200塊以上的產值。同時減輕了大量的土地負荷,包括拖拉機下田的一些踩踏,土地利用面積也會更高,而且會減少大量的耕作時間,輪作效率也會提高很多。”

  微信圖片_20250313102154.jpg

  近年來,我縣始終堅持農業穩縣發展戰略,推動農業規模化、特色化、高質量發展,今年全縣春播春種農作物計劃總面積19.458萬畝,目前全縣春耕備耕工作已經全面鋪開,截至3月10日,全縣已春播春種農作物面積13.84萬畝,已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21萬畝,建成8個育秧中心,稻谷烘干中心5家。全縣種子、化肥、農藥、農膜到位率100%,已全面做好農機調試、檢修、保養、調配,全力以赴保障春耕生產邁向高效化、綠色化的新階段。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