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古韻新輝:圍樓文化與鄉村振興的融合之旅

  11月4日,在“藝術與地域復興:從大陸到海島”2024國際學術會議落幕之際,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藝術家及文化工作者實地領略我縣圍樓文化魅力,探尋地域復興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的新方向。

圖片

  活動中,專家學者們先后走進我縣東湖坪圍樓建筑群、紅圍、長安圍圍樓文化體驗館、羅壩鎮長圍,實地感受我縣圍樓文化的魅力。大家深入參觀每一座圍樓,用心感受圍樓文化,通過講解員的介紹,對圍樓古建筑的建筑風格和人文傳承歷史有了初步了解,大家都被圍樓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深厚的歷史底蘊深深吸引,他們紛紛拿出手機、相機,進行打卡并拍照留念。

  

圖片

圖片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說,非常高興有機會看了始興的好幾個圍樓,這個圍樓跟福建那種土樓非常不一樣的。“這個基本上是石頭和磚頭來砌的,圍樓經過明清幾代的傳承到了今天,它實際上已經完成了它作為一個軍事防御的作用。”

  北海道大學觀光學高等研究中心副教授兼副主任渠蒙也說,始興所有的圍樓給他留下的印象都非常深刻,他覺得每一個形狀和它的歷史背景都不太一樣。“因為我來之前真的不了解這地方的故事背景和資源,但是當我參觀過這個地方之后,我才發現,哇,原來這個地方的生活是這樣的,所以我也學習了很多,我覺得還有很多值得繼續深挖的東西。”

  

圖片

圖片

  此次活動,專家學者們親身體會了我縣客家文化魅力,看到了在“百千萬工程”的推動下,我縣圍樓文化得到更好的保護、傳承與創新。同時,針對我縣圍樓建筑文物活化所面臨的問題,專家學者們也給了建設性意見,提出要積極推動圍樓活化與鄉村振興、全域旅游融合發展,激活圍樓的多樣化潛力,將地區文化、民俗文化等與旅游進行深度融合,加強各平臺特色宣傳工作力度,讓古老的建筑再次煥發新的生命力。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旅游研究與規劃中心主任吳必虎說,始興所有這些土樓都坐落在這種田園風光之中,可以做客家文化的各種體驗項目,這些圍樓相信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很多的圍樓是閑置、空置的,接下來應該研究如何讓這些圍樓,比如說免租金,讓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藝術家,鄉村的民宿的業主等加以開發利用,使這些已經失去古代防御功能的建筑物重新散發它的新的力量,形成始興的一個新的旅游的整體吸引力。”

  圖片

  “我覺得不管是什么形狀的圍樓,方形的也好,長方形的也好都是很有特點的,我就覺得非常震撼,然后這個價值來講它并不比其他地區的要差,我覺得在各種媒體上多宣傳,或者做一些旅行的小短片,可能外國友人,游客會非常感興趣。”北海道大學觀光學高等研究中心副教授兼副主任渠蒙說,圍樓里面所有房間的空間都非常空閑,可以做一些有創造性的東西。“比如說一起跟當地人做一些東西,和大家交流一些東西,然后他們帶回去的就不只是一個紀念品了,他們可以帶回去的是一個故事,這些故事會人傳人,所以更多的人就會來。”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