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共商高質量發展大計,滿懷豪情描繪跨越式增長藍圖。2月8日,始興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縣長宋在軍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主題鮮明、文風樸實、干貨滿滿,全篇1.3萬余字,分為2022年工作回顧和2023年工作計劃兩部分,重心放在2023年工作謀劃上,約占全文的70%左右,從7個方面系統闡述2023年各項重點工作任務,明確了謀發展抓發展的鮮明導向,展示了始興縣政府的責任與擔當,釋放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烈信號。
2022年是極不平凡、極不尋常的一年。一年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以及本土疫情、洪澇災害、森林火災三場大戰大考,始興縣政府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團結帶領全縣人民真抓實干、攻堅克難,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進步新成就。始興縣域經濟表現亮眼,全縣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增速排名全市第三,已連續兩年位居全市前三,固定資產投資等多項經濟指標增速排名全市第一。一串串關乎民生的政績數字令人振奮,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0%以上,10件民生實事全部達成年初目標,新建、改擴建農村公路57公里,硬化村內巷道388公里,完成6個城區老舊小區改造,新增中小學學位675個、公辦幼兒園學位990個,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3.5%以內。社會大局更加和諧穩定,全縣上下眾志成城,打贏了“6·20”洪澇災害、“10·31”森林火災、“11·22”本土疫情三場硬仗,平安始興、法治始興建設邁上新臺階。可以說,2022年,始興縣政府克服了種種困難、戰勝了各種風險挑戰,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的答卷。
2023年,是接續奮斗、再創輝煌的一年。《報告》提出,2023年始興縣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縣域經濟穩中有進,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以上。發展目標催人奮進,前進號角激蕩人心。這一串數字是始興縣政府的莊重承諾,更是縣政府在26萬始興人民面前立下的“軍令狀”,在國際形勢復雜嚴峻、經濟增速總體放緩、市場前景撲朔迷離的不利條件下,提出如此耀眼的增長目標,不僅宣示了始興縣政府自我加壓的決心和勇氣,更彰顯出政府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底氣。
奮斗才能成就夢想,實干才能奏出最美妙的樂章。《報告》指出,202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始興縣政府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四大戰略”,突出“六個聚焦”,實現“四大躍升”。
——關于擴大有效投資。2022年,始興縣招商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工作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績,一批產業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領跑全市,但也存在項目落地難、要素保障難、缺乏重大項目支撐等問題。始興縣委十四屆三次全會把今年定為“招商引資產業攻堅年”,要求把招商引資和產業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對此,《報告》提出,始興縣政府將堅持“項目為王”理念,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特別強調要注重招商質效,除了確定全年簽約項目25個以上、簽約金額35億元以上的目標外,還要求加快項目落地速度,確保簽約項目新開工25個以上、實際到位投資30億元以上。同時,在項目落地方面,還著重強調要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著力解決項目用地難、用林難、用能難、用工難、融資難等瓶頸問題,全力服務和推動64個重點項目建設,確保固定資產投資實現高速增長。
——關于工業轉型升級。當前,工業經濟仍是始興縣域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占全縣經濟總量的25%以上。受國際形勢和疫情散發等多重因素影響,2022年始興規上工業出現負增長,嚴重拉低全縣經濟增長。雖然全縣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了100億元大關,但總量仍然偏小,實現高質量發展、跨越式增長仍然需要工業經濟的強力支撐,對此,《報告》結合省委關于“制造業當家”工作部署及始興縣委關于“工業富縣”戰略工作要求,強調要培育壯大忠信產業集群、竹產業、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通過科技創新、技術改造、增資擴產等方式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錨定產業承接載體定位推動園區提質增效,明確全年完成工業投資12億元以上,新增規上工業企業6家以上。
——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是始興最靚麗的名片,經過歷屆黨政班子二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始興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2020年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全縣土壤、空氣、水環境質量均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森林覆蓋率排名全省前列。但是,如何有效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間的雙向通道,如何將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仍是北部生態發展區各個縣(市區)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為落實始興縣委十四屆三次全會關于堅持“生態立縣”戰略部署要求,《報告》提出要持續厚植始興綠色生態優勢,讓始興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確保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96%以上、飲用水水源達標率和江河監測斷面水質優良率始終保持100%。同時,強調要努力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扎實開展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建設。要堅持“文旅興縣”戰略,繼續發展壯大紅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態旅游等旅游業態,特別提出要持續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和旅游宣傳推介,不斷增強旅游承載力和吸引力。
——關于城鄉建設工作。近年來,始興縣積極主動向上爭取各類政策和資金支持,持續完善道路、路燈、污水管網、自來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全縣城鄉面貌顯著改善,群眾幸福感明顯提升。但是,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圩鎮聯城帶村功能不強、鎮域經濟發展質量不高等問題仍然存在。去年,省委提出“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市委、縣委相繼出臺了實施方案,為推動城鄉協調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報告》指出,始興縣政府要堅持“農業穩縣”戰略,以打造“3個10萬畝”農業產業帶為契機,培育壯大農村特色產業。要以“環車八嶺”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為牽引,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著力打造富有嶺南風韻的和美鄉村。要全面鞏固提升圩鎮整治成果,推動鎮域經濟特色發展,不斷強化圩鎮聯城帶村功能。要以成功進入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為目標,實施縣城品質提升行動,補齊公共服務和市政建設短板。
——關于民生保障工作。近年來,始興縣民生保障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丹鳳小學、日新幼兒園等一大批公立學校招生辦學,新縣人民醫院、縣婦幼保健院相繼完成搬遷,民生福祉更有保障。但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鎮村空心化日趨嚴重,優質的養老、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供給不足,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仍有差距,養老服務體系不夠完善、教育和醫療資源布局不均衡等問題較為突出。對此,《報告》要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解民憂的舉措,重點做好穩就業、強化“一老一小”普惠性服務保障、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提升醫療救治能力等工作,特別提出要加快推進中等職業學校遷建、養老服務中心、5所公辦幼兒園、4所鄉鎮衛生院等一批民生項目建設,早日建成為群眾提供更加高效優質的服務,讓老百姓的生活步步高、喜洋洋。
——關于縣域社會治理工作。2022年,始興歷經疫情、汛情、火情三場大戰大考,經過全縣上下的不懈努力,三場戰役均未出現人員傷亡情況,有效保障了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但在此過程中,也暴露出應急物資儲備不足、現代化指揮體系建設落后、災害監測預警滯后等問題。今年,始興縣委提出著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始興法治始興,推動治理水平實現大躍升。為貫徹落實縣委決策部署,有效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報告》強調要常態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足額儲備各類醫療資源,滿足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體就醫、用藥需求。要加強各類自然災害監測預警和救援能力建設,切實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能力。要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嚴防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要推進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強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切實提高縣域社會治理水平。
——關于政府自身建設。近年來,始興縣四套班子以身作則,大力弘揚擔當精神,帶頭沖在前、干在先,全縣各級領導干部“精氣神”均有較大提升,干事創業、攻堅克難的氛圍日益濃厚,有力推動各項事業發展,特別是經濟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連續兩年位居全市前三。但個別領導干部也還存在慵懶散拖、謀發展抓發展主動性不強等問題,爭先進位、創新發展、主動擔當的意識還有待進一步增強。對此,《報告》提出,始興縣政府將持續抓好政府自身建設,始終堅持黨對政府工作的全面領導,不折不扣落實好黨中央和省委、市委、縣委各項決策部署,講政治顧大局、抓落實促發展、轉作風提效率、守規矩防底線,進一步增強領導干部擔當履職、奮勇爭先的熱情和勁頭,以“等不得”“慢不得”“躲不得”的新姿態干好各項工作,推動干部“精氣神”大躍升。
藍圖新啟,戰鼓催征。新的一年,正如《報告》所宣示的那樣,我們相信,始興縣政府有信心有能力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搶占先機,以一往無前的新姿態勇挑重擔,以抓鐵有痕的硬作風真抓實干,掀起新一輪謀發展抓發展的熱潮,必將把手中的“施工圖”變成美麗的“實景圖”,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爭當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跨越式增長示范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