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頓崗鎮周所選陂村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鄉村的若干思考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縣自2017年以來,相繼出臺了《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鄉村》等一系列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文件精神,頓崗鎮按照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積極引導周所選陂村先行先試,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鄉村工作。周所選陂村民主動作為,鄉賢參與,發動群眾,較好地推進了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抓三清、拆三舊、促三建、保三通”各個階段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較快地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一、基本情況

頓崗鎮周所選陂村位于S244線旁,離縣城9公里,交通便利,現有人口652人,戶籍 81戶,其中有貧困戶4戶,貧困人口7人,村民理事會14人。耕地186畝,主要種植作物有葡萄、水稻、花生、西瓜、辣椒等。人均年純收入13433元,小組集體經濟年收入1200元,山林租賃收益每年7萬元。村內有竹苞松茂圍樓、張氏祠堂、雄文軒和雄文書室及6棟保存完好的特色客家民居,村旁有現代農業的葡萄園。自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鄉村至今,共計清理面積60000平方米,清理檐街9條,長2200米,清除雜草95處,亂堆亂放雜物86 處,清除淤泥4200立方米,拆除危舊房46間、豬欄房55間、牛欄房60間,斷壁32處,村民投工投勞1230人次,安裝公共區域路燈15盞,安裝視頻監控探頭19個,廣播25個,100無線網絡1條,整個村莊經過整治后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社會主義新農村模式初具雛形。

二、主要做法

  (一)宣傳發動,形成共識。一是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戶代表會,干部上門宣傳解釋政策,全面動員,懸掛橫額20條,制作宣傳單100份,深入宣傳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做到了政策人人皆知,家喻戶曉。通過宣傳增強了村民的環境意識和參與意識,充分調動了村民主動參與環境綜合整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組織帶領村民代表、老前輩等人員到蕉嶺三圳、長白鎮參觀學習,激發村民環境整治的熱情,提高了村民的自發意識。三是組織召開外出人員商討研究會,討論研究本村環境整治工作,利用外出人員見識廣的經驗,獻身說法講明農村環境治理改善居住環境的好處,使廣大村民感受到環境整治的益處,變“要我做”為“我要做”通過宣傳發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村民對環境綜合整治的認識日益增強,齊心協力抓好環境綜合整治的共識逐步形成。

(二)規劃先行,謀定后動。一是成立理事會。為加強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紛紛發動村民,召開選舉大會并選舉產生了有公心、有熱心、有能力、有精力和有一定經濟基礎能力的外出鄉賢任會長,成員由村小組干部、村民代表、黨員等14名村民組成的理事會,負責指導開展全村的環境整治工作。理事會制定章程,明確義工服務,公道正派,職責分工到人,任務包干,責任落實。二是規劃先行。以“尊重群眾意愿、解決實際問題、因地制宜”為原則,結合本村的村情,經理事會會議討論和調查研究,并多次邀請外出鄉賢商討,村民代表大會醞釀,民主參與,民主決策,制定了《選陂古村落村莊整治建設方案》和聘請人員設計了《選陂古村落村莊整治建設美麗鄉村規劃設計》及《規劃設計示意圖》,指導本村的環境整治工作。三是整合資金謀定啟動。按照工作方案及“青苗不補、人工不補、拆舊不補、讓路不補”的原則,利用村集體收益啟動環境整治,同時發動鄉賢,出錢出力,使環境整治工作得到了有效的資金保證。

(三)群策群力,戶戶參與。在推進環境整治的過程中,號召村民主動參與,原則上“誰地盤、誰管理、誰負責”,凡是涉及規劃設計要“清或拆”的,家庭戶聯動聯片包干,由當事人村民直接進行清理拆除。公共區域的地帶,干部帶頭、黨員帶頭,理事會成員帶頭,組織村民投工投勞,義務勞動,人人出力,戶戶參與。黨員干部和理事會成員圍繞“整治徹底”一個目標,帶領村民,步調一致,用心使勁,苦干實干,村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從自身做起,默契配合,這樣就促使村民人人參與到環境整治工作中。

(四)率先垂范,干部帶頭。“百試不如一動”,環境整治需要拆除房屋是頭等大事,凡是涉及黨員干部的舊房老屋,村民小組長和理事會成員首先帶頭做好示范,主動做好清理和拆除舊房。俗話說“群眾看干部,關鍵看干部行動”,黨員干部親自帶頭拆除了房屋,在群眾中起得了良好的效應;同時理事會成員還聯系包干直系近親屬的家庭戶,凡是親屬想不通的,由理事會成員聯系人親自做通思想動員解釋工作,充分發揮理事會作用。村民拆除舊房思想無法接受的,理事會成員還邀請外出鄉賢、德高望重的長輩親自上門入戶做解釋工作,保證了整個整治工作順利進行。

(五)主動建設,提升效率。“美麗鄉村是我家,農村不比城里差”。按照“生態休閑旅游美麗鄉村”示范村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分類推進,積極推動竹苞松茂圍、雄文軒、雄文書室和6棟客家民居保護建設,高標準打造一批田園觀光帶,組織村民發展高效益的特色精品現代休閑農業產業。同時積極帶領村民,凝心聚力,充分調動村民主動建設的積極性,形成合力,全面為建設美麗鄉村出謀劃策、出工出力、主動作為。

(六)強化監督,建立機制。在環境整治過程中,理事會成員積極發揮監督指導作用,自覺接受村民監督,定期實行村務公開、帳務公開,公正廉潔。制定工作任務日程表,穩步推進整治工作,并定期召開碰頭會、研究會,研究解決遇到的問題,對整治工作不力的,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給予糾正。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建立了《村規民約》、《衛生保潔制度》、《民主議事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堅持村民民主議事,自覺做到環境整治“三包”,保證整治工作落到實處。

三、存在問題

   在鎮政府的主導下,選陂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鄉村工作有序推進,較好地著力打造了人居新環境,建設了優美新鄉村,村莊面貌得到不斷改善,但在建設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村民自主參與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鄉村的規劃設計方案科學化水平不高,影響了整體工作的推進;二是建設資金短缺,涉及到水、電、路、綠化、亮化等需要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的項目,由于投入的資金比較大,村集體收益薄弱,無法及時啟動項目;三是村民的約束力不強和受傳統陋習落后觀念的影響,制定的衛生保潔制度個別村民還有亂扔、亂放的現象;四是農村保潔人員沒有相應的配套政策,造成日常保潔投入資金較多。

四、強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的思考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美麗鄉村建設是美麗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融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要素于一體的系統工程,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石,必須從長遠角度考慮,著眼于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傳承文化、規范管理等方面來打造好農民的家園,建設好社會主義新農村樣板村。

     (一)確立目標,突出重點。選陂村內有保存完好的竹苞松茂圍樓、張氏祠堂以及經過整治的雄文軒、雄文書室和6棟特色客家民居,村旁有現代農業產業的葡萄園,鄉村特色濃郁,文化底蘊厚實。開展好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新農村必須從實際出發,圍繞把選陂建設成為“生態休閑旅游美麗鄉村”全縣示范村的目標,加快工作進度,突出工作重點,全力抓好整治工作。

   (二)制定規劃,做好頂層設計。“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鄉村工作離不開科學的規劃設計,因此縣聘請卓創規劃設計公司技術人員要盡快做好環境整治科學的規劃設計方案,加強規劃引導,完善布局,統籌整合,整體提升,加快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整治。

   (三)保障資金,項目先行。美麗鄉村的深入推進建設,項目啟動是關鍵,資金保障是重點。項目建設除統籌利用好“以獎代補”資金外,還要積極向上級政府部門爭取項目和資金,同時縣直各部門要對新農村建設項目統籌安排,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改變村容村貌。

     (四)完善長效機制,提升環保意識。一是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廣播、村民會議、日常議事、標語等方式,宣傳環境衛生的知識、意義,營造環境整治的濃厚氛圍。二是實行經常性檢查評比。采用定期檢查、衛生評比的方法激發村民愛衛生、講衛生、搞衛生的熱情,鼓勵村民逐步樹立熱愛公共衛生光榮、不講衛生可恥的觀念。三是注重榜樣的示范作用。發揮 “示范戶”、“示范街”的引領帶動作用,使廣大村民逐步養成“愛護環境,講究衛生”的良好習慣,維持環境衛生整治的常態化,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