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縣博物館:“百千萬工程”中的文化守護與傳承

 在始興縣,有一座承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殿堂——縣博物館,它作為基層特色文化館的代表之一,在“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三年初見成效之際,通過文物保護、數字化創新與惠民服務,展現出其獨特魅力與重要價值。

 近年來,縣博物館積極推進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率先在全省完成實地調查復核工作,新發現文物37處,合計普查文物459處。普查中新發現文物線索東郊場糧倉價值突出,是韶關地區唯一先后入選“廣東省7處重要新發現”的文物線索,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研究價值。同時,縣博物館利用先進技術提升博物館的展示和教育功能,運用數字化保護項目,優化藏品管理系統,提高庫房管理效率,為公眾提供更加優秀的宣傳服務,讓觀眾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增強了博物館的教育效果和吸引力。

 在2024年,始興縣博物館成功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成為全市首家縣域國家二級博物館,這無疑是對博物館整體實力和文化傳承能力的高度認可。這一榮譽的背后,是博物館在藏品管理、陳列展覽、社會服務等多方面的不斷提升。

 為加強博物館教育宣傳工作,縣博物館積極開展各類文化惠民活動。“送展進校園”“送展下鄉”等活動,將博物館的文化資源帶到了更廣泛的群體中,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觸和了解始興的歷史文化。此外,博物館還加強了志愿隊伍建設,志愿者們積極參與講解、導覽等工作,為觀眾提供了更加貼心的服務。

 在未來,始興縣博物館將繼續秉持初心,不斷提升自身水平,為傳承和弘揚優秀歷史文化,推動始興縣的文化建設事業向前發展貢獻更多力量,繼續書寫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新篇章。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