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暨南大學藝術學院40名師生到我縣實踐考察

  12月6-8日,由暨南大學藝術學院40名師生組成的實踐考察團來我縣采風調研,通過實地考察、深度體驗等方式,全方位了解暨南大學在我縣開展“雙百行動”工作情況,探索高校助推“雙百行動”走深走實工作經驗。

  在為期三天的行程中,實踐團先后前往始興博物館、東湖坪客家民俗村、長圍、紅圍、外營保衛戰遺址、周前古村、滿堂客家大圍等地,生動記錄當地的圍樓文化、風土人情、文旅資源,為后續的藝術創作做初步的靈感碰撞和資料收集。

圖片

  暨南大學藝術學院大三學生陳澤瑤說,來到始興感受最大的是這里的圍樓特別多,一個村莊有這樣一大群的建筑會給人很大的安全感。她覺得可以從這些人文關懷的角度去設計一些作品,將始興這些豐富的資源,和當代年輕人比較喜歡的方式相結合,這是自己這幾天的感悟,也帶來了很多創作靈感。

  為扎實推進百校聯百縣助力“百千萬工程”行動,2023年8月,暨南大學與我縣結對共建。自結對以來,暨南大學找準合作共建的切入點和契合點,發揮學科、人才和校友優勢,結合我縣區位條件、產業基礎和發展方向,按照“縣域所需、高校所能”的原則,聚焦我縣產業、教育、醫療、就業、文化、旅游等領域探索合作共建模式,將“雙百行動”轉化為一個個具體的項目加速推進,實現校地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圖片

  暨南大學藝術學院帶隊老師周斌仲說,因為“雙百行動”的機緣,他們來到始興,這是他第二次來始興,到始興之后對始興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非常的驚喜。想借助這個契機,希望同學們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能夠真正為地方文旅的發展貢獻一點自己的小小力量。

  縣文廣旅體局副局長劉真告訴記者,暨南大學藝術學院的師生走進始興,實地體驗始興的風土人情、人文底蘊以及始興的圍樓文化,希望同學們在實地走訪的過程中,能夠有所感、有所悟,把藝術創作書寫在始興的大地上,也借助自己的學問、才識,為“雙百行動”助力,為始興的文旅助力。

圖片

  今年是“百千萬工程”邁向“三年初見成效”的關鍵一年,開展好“雙百行動”、深化校地交流合作意義非凡。暨南大學藝術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實踐考察團將努力挖掘始興縣豐富的文化內涵,加強文化傳承與創新的合作,共同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為推動始興的文旅融合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暨南大學藝術學院帶隊老師羅丹說,這次暨南大學藝術學院動畫、導演、錄音三個專業的同學和老師,到始興是做一次實地的文化調研,希望高校的教育能夠真正的為鄉村文化發揮作用。作為藝術類專業方向的同學,怎么樣走出課堂、走到當地,好好地感受當地的文化,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聽到看到,在這樣的環境中去創作。也希望帶著學生深入了解粵北始興圍樓的文化,深入的做一些文字上、視覺上、聽覺上的調研,真正為始興縣文旅融合發展提供有益有效的經驗,探索高校助推“雙百行動”走深走實工作經驗。

附件下載:

關閉窗口 打印本頁

智能互動 手機版
微信
始興發布
圖片2 圖片1